关灯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学硕”和“专硕”的7点区别

0
回复
828
查看
[复制链接]

5585

主题

23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7215
发表于 2023-7-3 1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学硕”,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以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高层次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学习方式一般为全日制,少量学校有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以职业培养为导向,实践与学术并重,以培养工程师、医师、设计师等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一、历史发展不同

我国于1978年正式恢复招收研究生,当时学硕一支独秀,后来陆续有MBA、软件工程等专硕陆续开始进入学历教育培养;2009年开始,我国学历教育开始招收专硕,一开始规模较小,但发展较快,招生指标以每年5%的速度,逐年递增,而学硕比例则在逐年减少。到2015年,学硕、专硕各占半壁江山。2017年,我国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学历教育中非全日制专硕数量急剧增长。自此,我国学历研究生教育的学习形式,便形成了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专硕多元并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报名条件不同

对于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报考学硕、专硕,都需要满足报考的基本条件。除基本条件之外,报考部分专硕的考生,如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还须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还需要满足相关工作经验年限等要求(详见当年度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三、统考科目不同

对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统一设定,并在招生宣传阶段予以公布,招生单位设定考试科目时学硕统考科目多选择英语一、数学一等,专硕统考科目多选择英语二、数学二等。


四、专业分类不同

以2022年全国硕士招生目录来看,学硕涵盖(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14)交叉学科共14个门类,以及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专业下又下设一个或多个研究方向。


专硕涵盖(0251)金融、(0252)应用统计、(0253)税务、(0254)国际商务、(0255)保险、(0256)资产评估、(0257)审计、(0351)法律、(0352)社会工作、(0353)警务、(0451)教育、(0452)体育、(0453)汉语国际教育、(0454)应用心理、(0551)翻译、(0552)新闻与传播、(0553)出版、(0651)文物与博物馆、(0851)建筑学、(0853)城市规划、(0854)电子信息、(0855)机械、(0856)材料与化工、(0857)资源与环境、(0858)能源动力、(0859)土木水利、(0951)农业、(0952)兽医、(0953)风景园林、(0954)林业、(1051)临床医学、(1052)口腔医学、(1053)公共卫生、(1054)护理、(1055)药学、(1056)中药学、(1057)中医、(1151)军事、(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1351)艺术共45个专业类别,部分类别下设专业领域,各专业可设多个研究方向。


五、培养目标不同

学硕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专硕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六、培养方式不同

学硕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


七、学习方式不同

学硕的学习方式一般为全日制,即考生采用工作日等时间在校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内容。全日制专硕的学习方式与学硕一般相同;而非全日制专硕一般采用非工作日等时间在校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内容。

华工论坛底部图.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819151593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huagongkaoyan@foxmail.com

Copyright   ©2017-2021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论坛_华工考研论坛_华工考研辅导网©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