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收起左侧

[授课计划] 深度剖析!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考情(...

0
回复
2605
查看
[复制链接]

5652

主题

23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7462
发表于 2022-11-15 10: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导读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①学校/学院介绍②专业学制③拟录取名单④就业介绍⑤报录比剖析⑥考试科目介绍⑦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⑧考试备考策略⑨复试流程&准备⑩注意事项

01学校/学院介绍

学院介绍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11月,其前身是我校原轻工与食品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华南工学院成立伊始设置的本科和专修科专业。目前,学院设有一系四所,拥有食品科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参与建设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参与)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轻工技术与工程(参与)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9月,我院作为主体建设的农学入围“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A-,参与建设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A+,均进入A行列。学院支撑的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四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别入选2019年度和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正高职称人员50人,98%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2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 聘教授3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2人。形成了高层次人才汇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高地。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学术型)
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代码:0822)
制糖工程(学科代码:082202)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32)
食品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科代码:085231)
食品工程(非全日制学科代码:085231)
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代码:0822)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及“985工程”建设行列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由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和淀粉资源科学与工程等二级学科组成。其中,制浆造纸工程和制糖工程学科均创建于1952年,分别于1960年和1962年招收硕士生,1981年和1984年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至今均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7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1991年建立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中获“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称号。
该学科近三年培养博士54名、硕士135,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另有2篇获提名;获“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6篇。目前在读博士生51名、硕士生138名,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多数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和教学科研单位学术带头人。

制糖工程(学科代码:082202)
制糖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也是“211工程”、“985工程”、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该学科以教育部直属轻化工研究所为依托,拥有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中心、广东省国际糖业研究中心、农产品资源绿色加工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以化工过程和碳水化合物科学为基础,结合华南地区**带作物和糖源的开发与研究,紧跟糖生物学、糖药物学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并结合生物技术、营养学和现代材料学等高新科技,拓宽学科的研究领域,在传统学科的改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该学科自50年代开始相继有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参与学科建设,目前拥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为带头人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创新与竞争意识强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队伍。
研究方向:碳水化合物绿色加工、糖类药物制备、糖生物技术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32)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食品科学专业之一。1990年获得“食品科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批准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食品科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其所辖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全国本科教学评估中排名第1,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并于同年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2005年该学科的主干课程《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该学科近三年培养博士47人、硕士275人。研究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论文270多篇,2009年有2篇博士论文获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在读博士生91名、硕士生327名,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行业内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力量。
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蛋白质化学与营养、功能碳水化合物、食品工程、海洋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控制

食品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科代码:085231)专业设置简介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三段式”培养方式,即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学位论文。课程学习一般应在1年内完成,企业实践一般不少于6个月,学位论文一般约1年。2.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学校,一般为第一导师;另一位导师为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专家。并根据学生的实践和论文方向,成立联合指导小组,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工程、健康食品工程、食品大分子材料、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

食品工程(非全日制学科代码:085231)
食品工程领域密切联系的务实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与综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本专业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食品企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食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食品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食品科技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食品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工程、健康食品工程、食品大分子材料、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



02专业方向及学制

学院代码及名称:
(109)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
【082022】制糖工程
学制:
全日制三年
学费奖学金情况
(一)学费标准
文章导读2803.png 文章导读2804.png
(一)奖助学金
我校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设立“学业奖学金”,覆盖面100%,最高额度达12000元/人/年;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设立“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年6000元/人/年;同时,教育部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20000元/人。此外,学校还设有各类企业捐赠奖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可通过申请“学校困难补助”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担任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研管)岗位等方式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相关规定和标准缴纳学费,不享受奖助金,学校不安排住宿。
文章导读3068.png

03拟录取名单
文章导读3080.png 文章导读3081.png 文章导读3082.png

04就业介绍

就业前景
从大方向来讲的话,因为时代的转变、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强盛,
没有哪一个行业会过分落寞(当然除了一些旧产业)。但食品行业不同啊,食品是民生的基本,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如此。所以这个行业永远不会落寞的,尤其是在如此多元的时代,任何可能性都是可以预见的,所以,这个领域内的创新说不定就等着你们这一批人呢。
不过下面还是结合以往的一些案例从现实角度谈一谈食品行业的过去以及现状吧,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

就业方向
1、考公。选调生,省考,国考,留校选拔。除去省考,上岸的人不多。而且有些热门区域的热门岗位,要求本硕为双985。竞争很激烈。考公的同学大概占比30%。
2、进入食品相关企业。这样的同学一般都会把矛头对准:农夫山泉,宝洁,玛氏,哇哈哈,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公司。近几年形式不太好,以上提到的某家公司在某一年组织了一波面试,但是一个人都不招,因为没有HC,组织面试呢只是走个形式。说起这个不是说那家公司不好,而是想说这条路也很难走,人才缺口渐渐缩小。进入食品企业的同学大概占比10%。
3、进入当前热门行业,比如互联网,房地产等等。这样的同学,得到的薪资较高,但是短期内只能在边缘岗位徘徊,且压力较大,除非你能力过人。这样的同学大概占比60%。
4、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食品行业内的工程设计领域、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监督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作用,日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就业前景良好。
5、同学们毕业后能从事各类食品企业的食品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绿色、有机、功能性食品)、食品营养研究、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品质控制、技术管理、技术监督、食品机械设备管理、食品包装设计、食品贮藏管理、食品运输管理、企业经营管理、食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的工作等;
6、还可以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或事业单位部门进行产品分析、检测、技术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也能在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教学科研的工作等。

05报录比剖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录比+剖析
文章导读3988.png
2019-2021报录情况
文章导读4005.png
2022年制糖工程专业更改为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01方向制糖工程;
其中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01方向制糖工程2022年专业课课固定考820有机化学;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01-06方向)专业科固定考820有机化学;
2022年086000生物与医药专业科固定考830生物化学(自);
文章导读4159.png 文章导读4160.png

06考试科目介绍

初试考试科目
初试(制糖工程)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20|有机化学
初试(食品科学与工程)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20|有机化学
初试(生物与医学)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30|生物化学(自)

复试(制糖工程)
937制糖专业综合
复试(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与医学)
938|食品专业基础知识
文章导读4436.png
初式参考书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 公布为准。  
820|有机化学:
选读书目
《有机化学》(第六版)天津大学高鸿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有机化学》古练权、汪波、黄志纡、吴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文章导读4587.png 文章导读4588.png
830|生物化学(自):
选读考书目: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四版 )朱圣庚,徐长法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三版)(影印版)Garrett R.H.,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杨安钢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自编)。
Trdy Mckee et al: Bi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科学出版社。
文章导读4860.png 文章导读4861.png 文章导读4862.png 文章导读4863.png 文章导读4864.png

复试参考书目
938|食品专业基础知识   
《食品生物化学》(第二版)宁正祥、赵谋明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第二版)曾庆孝、芮汉明、李汴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文章导读4971.png 文章导读4972.png

07专业题型分值

820有机化学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时间3小时
试卷结构
1.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0%
2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之H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30%
3.选择题(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等)10~12%
4.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6~10%
5.简答题:对反应现象的解释等6~10%——16年、17年真题
6.分离与鉴别4~5%
7.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8~10%
8.合成题:20~25%

新增以及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方面的问题:
1.书p24 :命名方法还是与之前的教材相同使用第一种命名方法
其他新增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会再写一次在在每个章节对应的部分。
2.烯烃章节:
书p68 :离子型加成反应,即烯烃的亲电加成和炔烃的亲核加成(把机理写的更清楚了),
P76碳正离子的反应小结(对机理的理解有帮助),
P79底开始的三元环状正离子的亲电加成,本质还是和溴wen一样的。把脱汞反应也归在这个三元环状正离子的亲电加成中
P80新增羟汞化-脱汞反应的机理;
P82亲电加成和亲核加成反应的总结
P84把硼氢化反应归在了协同加成反应中,与环氧化和高锰酸钾氧化反应归在了一起;
二烯烃 共轭体系:
把超共轭效应放在了烯烃章节;
P115增加了一些常见的双烯体和亲双烯体的例子
P116类D-A反应以及1,3-偶极环加成反应
P122 底部把合成的机理补充出来(可能考机理题)

3.芳烃:
   P140 把酰基化的机理补充清楚
   P145 第一类定位基团-Ph、—CH2Cl强弱位置有所改变
        第二类基团-CF3也有所改变

4.立体化学
P186-188 不对称合成(不太符合历年真题的出题风格,不太可能考)

5.卤代烃
P214 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的影响因素归结在一起,讲解更详细

6.醇和酚
P268醇的酸碱性写的更详细
P280 增加了酚的酸性的讲解
P286 Kolbe-Schmitt反应的机理小小修改了一下

7.醚和环氧化合物
P297 把不饱和烃和醇的反应合成醚补充了上去

8.醛和酮
P333 Bayyer-Villiger氧化反应以及其机理
P335 溶解金属还原及其机理
P337 α,β-不饱和醛酮的亲电加成(插烯规则)删除了,但这个插烯规则的知识点我觉得还是很可能会考的,同学们还是不要忽视(即第四版的P410),新书上是直接讲解了1,2-加成与1,4-加成反应

9.羧酸以及羧酸衍生物
P362-363 增加了高锰酸钾将α-羟基酸氧化
P370 增加腈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的机理(把原书本第十五章P523的内容搬到了这里)
P375 增加了腈与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进行的亲核加成反应及其机理

10.β-二羰基化合物
把原书本P468 烯醇化导致立体异构化删除了
P390   Michael加成增加了Robinson合环反应的人名反应

11.第十五章改名为胺
直接把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内容删除了,保留了硝基化合物还原为胺的反应
文章导读6327.png
把腈的性质搬到了P370;丙烯腈内容删除


830生物化学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时间按照全国考试执行
试卷结构
选择 判断 填空 简答 论述 名词解释

08考试备考策略
数学二的题型-趋势方向
今年数学二的考题难度总体来说中等,与2021年的题目难度相似,考察的知识点全部在大纲范围之内,没有超纲题目。题面通俗易懂,很容易让考生想起相应的知识点,看似不难,但是在真正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题目中随处设置着小陷阱,对于不仔细分析,或者基础知识有漏洞、不扎实的同学来说,很容易因此而失分,同时做题的过程中明显发现计算能力的要求很高。
1、 重视概念的考查。尤其是21年开始选择题的增加和大题的减少,更加提升了概念的重要性。选择填空本来就容易抠概念,大题题量减少了,也意味着综合性的提升,这都要求考生真正的理解知识。不理解内涵就能套用的题型和技巧越来越少。“秒杀**”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多看教材,多理解各种做题方法的来龙去脉。
2、 重视计算能力的考查。计算量越来越大,知识点不仅要会,而且还要快而准。所以必要的课后练习量是绝不可少的。不能懂了就好,要加强单位时间内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的训练。
3、 生僻考点基本每年必出一个,但一般不难,建议多理解,少记忆,做一下模拟题。尤其重视去年出现的生僻考点,有生僻考点连出两次,并逐渐加强的趋势。
4、 可能从其他类型试卷中互相取题,例如数一二三互相借鉴,重视近三年的数一数二数三九套卷子。虽然21年开始题型变化了,但是近几年的真题的重要性还是所有习题中最高的。

推荐书目:接力题典1800(李永乐660题) 、数学全书、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历年真题、李林4套卷和6套卷等等

高数的基础阶段个人还是推荐汤家凤老师的课程,非常适合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搭配1800题目册和解答册前中期都是够用的,而线代的基础阶段甚至整个基础阶段只跟李永乐老师都是足够的。
数学一定要做错题本,并且每隔一个周期翻开做一做错题,温故而知新。


政治:
肖~荣精讲精练+一千题+肖八肖四  + 背诵手册
政治可以八九月份再开始复习,前期主要以肖~荣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一些名师的视频课为主,后期再以肖八肖四为主,其中肖八只用做和记选择题,而肖四则全记全背重点背大题就够用了。背诵手册选择性使用,可以帮助记忆。

英语:
张剑真题黄皮书+考研词汇书+一本作文书
前期只用考虑单词还有阅读即可,直到暑假结束再开始考虑新题型、翻译、完型填空、大小作文等板块的复习。

政治英语的背诵都是日积月累的,切忌临阵磨枪。

830生物化学考试题型设置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华南理工大学830生物化学在2018年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前考察内容有生物化学的知识也有食品化学和食品加工保藏方面的知识,从题型上来看,2005年-2007年以填空和简答为主,且填空分值占比很大,2008年开始加入名词解释,并从此开始名词解释成为必考题型,而2008年-2014年,填空题占比逐渐减小,2015-2019年不再考察填空题,而是主要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同学们注意,华南理工大学830生物化学在2019年进行了改革,从2019开始全部考察生物化学的内容,不再考察食品化学内容,但是2019年作为改革第一年,在题型上看与2018差别不大,可是2020开始直到2022年,题型开始飘忽不定,各种题型都有所出现,但是主要还是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为主,且在2022年更是全部考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而同学们可能比较担心的计算题一直偶有出现且难度不大。

理解记忆的背了才可以记熟。
生物化学有两本,上册是静态的,学起来可能会有点枯燥,需要记忆;
下册是动态生物学,其中很多物质代谢,需要熟练掌握,要知道这个反应,例如糖酵解的代谢过程,有什么生理意义,代谢之间是有相关性,糖代谢和脂代谢之间的能量是怎样体现的等等。需要自己整理总结。
第一轮(6-9月)
过教材(认真过一遍)
结合考纲
结合笔记,初步归纳总结

夯实提高
第二轮(10、11月)
真题(做两边),总结归纳
错题回归教材(二过课本)
画思维导图

冲刺终点
第三轮(12月)
真题、笔记背诵
查缺补漏
看自己的笔记

09复试流程&准备
1.英语面试
面试中首先进行的是英语面试。抽取一段文献进行朗读并翻译。如果遇到不会的关键词,可以征求老师意见,能否告知,一般都会给予提示。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流畅,注意语调。

2.专业课面试
在进行完英语面试后,会由面试官说明接下来进行第二部分专业课的面试。提问的内容大多分为以下四大类

①本科学习情况及毕业论文。
面试官会根据本科所学专业知识的情况进行提问,而论文则是其中重要一环。研究生阶段的开始也意味着科研的开始,很多导师会喜欢有过科研经历的学生或者本科有发表过论文的学生,导师会根据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果以上都没有的同学,也大可不必担心,每个同学都会有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导师会询问下你的毕业论文题目以及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等。
回顾一下自己本科都做过哪些实验,一定要注意细节。我当时面试时提到自己曾做过腐乳发酵实验,本意是将老师的注意力往发酵以及微生物方向引导,没想到有一个老师问我豆腐是如何制作的,让我措手不及。
②食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类问题一般主要涉及到蛋白质的性质,油脂的氧化F·B,糖类的功能等等。与复试中笔试完美挂钩,结合准备笔试的基础,基本无问题。
③报考某个专业的原因,以及今后的打算。
这个问题建议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根据自身的情况好好准备下,有些同学可能是看重就业,有的同学可能在意的是学历,有的同学可能一心想搞科研等等,每个人考研的原因不尽相同,可以说说自己考研的契机以及未来读研的打算;如果你是跨考生,更不可避免地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让考生说说跨考地理的原因以及大学本科学习过哪些相关专业课程,请阐述和现在专业的联系与对你以后研究的影响等等。

复试考试内容解析
5分钟的自我介绍,PPT不要太多动画,可以写自己的获奖奖励,毕业设计(有的话可以放上去,写上题目摘要,摘要就是论文的题目)PPT内容一定是真实的,一定要是自己会的,不可以不懂装懂。可以写上绩点高的,证书,总之就是要写上自己的优势,可以私下跟朋友演练一下,讲的时候需要讲大声一点,声音要有力量。
复试的时候建议穿白衬衫,让老师的第一印象比较好,看着精神一点。良好的状态去面试,PPT页数总数可以在15-16页左右。
PPT讲完会有一个外语听说能力,翻译要注意,不可以问老师。
要学会临时应变,英文问的问题比较慢,基本都挺简单的。

专业课问的问题根据复试科目问的。大纲,复试的时候可以看一下830生物化学,复试的时候范围有点广,初试没有考830生物化学,复试可以看一下830生物化学的重点,例如看一下代谢,脂肪代谢等等。
综合问的问题大部分是在毕业设计问的,本科平常做的实验,科研,微生物的实验,概念等等。可以背一下专业英语。专业英语单词,词汇。可以看看往年的真题(指线下真题)。

英语问的问题:
你为什么选择华工?
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你本科的院校是哪里的?简单介绍一下
你的家乡是在哪里的?
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介绍你喜欢的一首歌,或者一本书。
以上的问题都可以使用英语口语准备回答一下。

老师会问的专业课问题: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你是怎么鉴定的?
可以多答一些,后面就不会问那么多问题,复试的时候还是需要在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网速要好一点,要保证光源比较足。三脚架1米7左右就可以。

10复试注意事项
1.导师可以多投几个,不要投一个,很多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样的,多方面结合一下,可以到官网看一下。

2.着装要朴素大方,女生可化淡妆;

3.准备复试期间,精神状态要掌控好,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放松;

4.面试的答题环节要仪态自然,回答问题时不要着急回答,可稍加思考之后再作答,平稳大方得体,合理把控问题回答时间。
100221fo88wnpqchno1qwd.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819151593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huagongkaoyan@foxmail.com

Copyright   ©2017-2021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论坛_华工考研论坛_华工考研辅导网©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