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收起左侧

[复试信息] 超干货!华工线下复试攻略请收好(中篇)→

0
回复
348
查看
[复制链接]

5746

主题

23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7834
发表于 2025-3-7 10: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说在分数出来之前还有安心躺的理由,那么分数出来之后,考研崽们应该也开始躺不住了。毕竟,分数出来就意味着:我们离正式复试,就只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了。
以各大院校的复试录取情况看,复试录取率以往都在50%以上。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只有“0”和“1” 的两种可能。
本期,小编整理了去年经历过线下面试的华工学长学姐的复试经验,希望能帮大家打好这最后一战。

1
生物学Vivi学姐
往年的复试分数线仅供参考,实际上更注重排名。考研初试分数和排名会一起公布,这个排名是包括了保研人数在内的,统招的同学排名会排在保研人数后面。所以我们可以根据2025年华工的研招网上公布的拟招生人数,推算自己是否能进入复试。

计算方法:(拟招人数-保研人数)*1.2 = 统考可用计划数*1.2。如果自己的排名在扣除了保研人数后在这个范围内那就能够进入复试。

例如2024年生物学拟招生人数为46(生科)+7(生医工)=53人,其中保研26人,(53-26)*1.2=32.4,所以复试名单就是统考成绩前33名的同学。

但是要注意的是虽然复试方案上写的是拟招28人,但是最终录取了29人,因此录取名额以复试后发布的最终录取名单为准,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特别是卡线卡排名的同学请做好两手准备。

线下复试:
第一天 上午:
复试报道→签保密协议、领取体检表等资料;下午:笔试。
第二天 全天:
现场抽取复试顺序,复试后自行离开。(注意:复试时收所有电子产品,所以请提前准备纸质版资料。此外,复试完的同学不允许再次进入候考室,所以一旦工作人员让你出去排队了,就要把所有东西都拿齐带走。)


复试完两三天内就会出成绩和排名,体检、双选→交表→出复试录取名单(四月初,清明前后)→出学校总录取名单(五月),提交政审表&接收档案(六七月)。

笔试准备:
因为复试是签了保密协议的,所以这边只能给大家推荐一下个人用的资料。

教材:《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版,朱玉贤);
辅导书:圣才考研网《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和金额后习题详解》。

此外,建议大家也多翻翻初试的生物化学和微生物的复习资料。

可以先系统过两遍教材,然后在辅导书上记好笔记,后面回顾重点章节内容+背辅导书(多背几轮)。后面开始准备面试时,坚持每天复习一些,临考前几天再重新背两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子生物学考纲上是没有注明考试题型的,所以不能只看问答题,各类题型都需要好好准备。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了解一些行业前沿,也不需要太多时间,找两三篇文章看看有所了解即可。



2
自动化专业综合小陈学长
华工复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专业课笔试成绩50%,专业面试成绩40%,外语听说成绩10%。

专业面试时还需要提前准备好ppt讲解,每个人的面试总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主要考察英语能力、专业能力、ppt讲解,其中ppt讲解包括自我介绍、本科成绩、科研内容、毕业设计和未来展望。

复试流程:
面试流程:
1、首先是进行过控问题解答:考生在电脑屏幕选择几号题并告诉老师,老师会共享出那题的word,考生根据题目中进行回答;
2、专业课提问题目和英语口语同时抽题;
3、进行ppt展示: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学校经历、科研经历、读研计划等,科研经历是提问的重点,没有科研经历可以写毕设和本科印象深刻的实验,老师主要围绕 PPT 中的实验进行设问,可深可浅,所以一定要完全明白自己的实验。

录取原则:
总成绩=初试成绩*0.6+复试成绩*5*0.4 各专业(领域)按考生总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学院所有专业复试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电话通知拟不录取考生。

那几天我非常焦虑,总觉得自己会被刷掉。后来我开始调整心态,意识到复试中笔试最为关键,面试分数差距不会太大。

说实话,我属于“三无产品”,没有竞赛、项目或奖项,仅靠课设和毕设,而这些也相对简单。所以,跨考的、双非院校的、没有奖项的同学也不必过于担心,华工很公平,不歧视双非院校,而且扩招力度很大,保持良好心态非常重要,不要总想着自己会成为被淘汰的那一个。

笔试结束后,我没有放松,抓紧时间背诵英文自我介绍,并准备口头汇报,对简历上写的项目和课设内容非常熟悉,因为老师会根据这些内容提问。

面试时,我没有准备专业课问题。网上有句话说,“在老师面前不紧张,表现得沉着淡定自信,就已经赢了大部分人了”。面试时,我一直保持冷静自信的状态,回答问题时与老师保持眼神交流。有两个问题没回答上来,这时我礼貌地向老师道歉,并强调自己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老师也没有过多为难。



3
社会工作O学姐
如何准备复试?
一、笔试
题型:简答题、论述题
1、至少过一遍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夯实基础,对基础概念、书的逻辑体系有完整的了解和把握,加强对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理解。
2、熟悉掌握《社会学概论新修》的知识点,理解背诵参考书目中的重难点,并不断加深记忆。3、对于初试中没有涉及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应当着重学习。对于已经学过的四本书,也不能掉以轻心。
二、面试
(一)英语
1、内容:日常+专业问题(难度较高)
2、内容可以提前准备,提前背诵,准备通用性答题模版。
3、例:为什么选择华工、你的兴趣爱好、你最喜欢的书;为什么选择读社会工作专业等
4、形式:抽签(12345,五个数字中选取1个数字;若第一个问题未答满5分钟将会被继续提问,因此尽量在第一个问题上回答得长些)

(二)专业课
1、内容:基础知识、时事热点
2、形式:抽签(12345,五个数字中选取1个数字)

(三)其他
1、时间:每个人面试时间,口语+综合素质加在一起一般在20分钟左右
2、形式:抽到题目后可以请求老师给一两分钟的思考时间。作答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打断你的讲述,对你的回答进一步提问。
3、注意:在面试过程中不能提到自己的初试成绩及排名

学姐备考经验分享:
在初试成绩出来到复试的这一段时间内,应当如何复习呢?先来讲讲笔试部分,复试的参考书目有《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工作中级实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五本书。大家通过初试,一定有一定的水平,所以对于复试的笔试不用过于担心,出卷老师不会太为难大家,就我们这一级的情况来说,题目都是偏基础的,不会出刁钻的题目给大家。对于笔试,踏踏实实把专业书学好,知识点掌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其次是面试部分,面试分为英语和专业课两部分。英语口语的难度在这两年有所上升。不仅包括日常问答,还包括专业问答,如你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等。从2月份开始,最好每天花20-30分钟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

另外,针对两种类型的提问,可以准备一个模版,不至于在被问到陌生问题时哑口无言。从每天练习几个比较简单的口语问题开始,也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和答案再慢慢的背诵,一开始有卡顿是很正常的,只要每天坚持,在面试的时候能够做到正常回答问题,老师可以听懂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不管题目难不难,听不听得懂,我们都不能用中文去回答。如果在让老师第二次重复题目后,还不能听懂题目,我们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模版去回答,千万不能一句话都不说。

在对于PPT的准备上,一定要仔细认真,有逻辑,确保你可以为你的PPT上的每一句话负责。

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一定要进行模拟面试,在日常复习的时候也要开口练习,会背和会表达式两码事,把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表述出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此外,模拟面试可以让大家熟悉整个复试的环节,减轻焦虑感。

4
公共管理Z学姐
考研复试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联系导师、专业知识、英语、项目获奖经历。

联系导师,考研面试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复试前提前联系指导老师,基本上你的导师如果回复你比较肯定的话,复试基本就稳了。联系导师的时候要注意看老师的研究方向,特别是他最近发的论文或者是科研基金,选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点,如果能和自己学到的东西结合起来的话,老师会很想要你,再给老师发邮件的过程中,要注意基本的礼节,邮件中要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告诉你的老师依照你的能力,未来可以做好这个研究。

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多下功夫,这个是最基本的,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回答的不好,很容易让评委老师觉得你专业素养不行,这方面的准备可以去收集往届的的经验,把自己专业的一些基本问题、重要问题搞通透就好。

英语的话一般就是准备一些日常的口语和自我介绍就好,如果稍微难的话,会有一些英文的专业问答,这个最好问问往届的学长学姐,他们会比较清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获奖经历这部分回答的好是加分项,回答的不好反而就是减分项。这一部分主要从你的本科四年所获的奖项去准备,弄清楚自己做过的项目或者科研里面的核心问题与方法,以及相关的延伸知识,如果你不是很明白就盲目的写上去的话,结果评委老师问道你答不出来的话,会造成不好的印象。如果大学四年没有科研获奖的话,就要着重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因为有些时候评委老师会很喜欢挑你的毕业论文,所以必须要好好打磨自己的毕业论文。

考研复试和初试一样都很重要,甚至比初试更加重要,虽然不需要像初试那样辛苦,但是也需要重视,首先是复试参考书,不管你是压线进复试还是高分进复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复试参考书,可以查看学校官网招生简章或者联系已上岸的学姐学长询问复试试题或者复试参考书笔记,越早开始准备越好。接下来是复试材料,根据学校复试要求准备好复试材料,如初试准考证、复试承诺书等。

最后,面对老师的问题的时候,不要过于着急的回答,可以思考一会后在作答,回答应当做到有条理,思路清晰,切忌答非所问,切忌不懂装懂,把自己的想法流畅地表达出来,让老师能明白,尽量不要冷场,可以多表现出自己的一些优势,但是不要太过于炫耀;最后是面对老师的质疑时,要耐心地回答,有些老师可能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来考验你的心理素质,这时千万不要紧张,甚至是和老师起冲突,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819151593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huagongkaoyan@foxmail.com

Copyright   ©2017-2021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论坛_华工考研论坛_华工考研辅导网©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