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研究生
Kivi学姐: 21届体育教学430+,总排名第一上岸,专业课285+,英语75+,本科期间通过四六级证书,优势擅长于专业知识点的总结,在论述题方面结合实事的地方,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于华工体育346专业课的知识点掌握熟练。 课程模块 01 10月复习备考规划 02 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03 解答疑惑
三、模块讲解
有时候学习不能太盲目 埋头苦学的同时抽空检验一下 自己的学习效果 既能再一次复述知识点 有时候还会有成就感 大大激励了学习兴趣 考研虽苦但要懂得苦中作乐,更好地坚持下去
检查: 专业课 之前建议大家背专业课,先梳理框架,找每个知识点中的关键字,最后再复述内容,背书一定要建立在理解之上,不要死记硬背。 检验背诵情况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先把框架列出来,然后再去复述里面的知识点,口述就可以,没必要全部写下来,太浪费时间。 如果不想列框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每天在便签上写下2-3个知识点,然后碎片时间,或者睡觉之前尝试去复述这个知识点具体的内容。 如果能够复述到70%左右,就属于已经掌握的很不错了,接下来重复再重复,直到你能够全部复述下来。
单词: 准备一本单词本,先将单词释义挡住,说出中文意思。 如果感觉似曾相识但是就是记不起来,说明这个单词还是处于“短时记忆”中,需要重复再重复! 阅读: 阅读二刷按题型来刷,先看题型的解题思路,看完再把这个题型拿出来做,看看自己有没有掌握做题方法。 有了解题思路,做题的时候如果你能迅速回忆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易错点,保证自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基本上这一类题型你就掌握了。做阅读的时候不能只看正确率,把每道题的解题方法搞懂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大家二刷看一下视频
政治前期做1000题正确率很低?说明没掌握好知识点吗?不一定。 马原、史纲、毛中特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点,听完课就去做题肯定是很模糊的,做完题之后的复盘和梳理是最重要的。 背完之后和研友互相检验,这样两个人相当于复习了2遍,史纲部分重点检查周年大事件,毛中特部分重点检查人物和方针,马原部分的基本概念。 一刷正确率低很正常,等到二刷,背完知识点之后,再来看自己的正确率是否提高,检验二刷的学习效果。
01 10月复习备考规划
专业课 国庆假期-----弯道超车 1.1专业课 任务:背背背。理解框架!一定要多花时间! 还没整理完笔记和思维导图的同学就每天花1h左右去整理框架 1.研究真题,了解题型抓重点 2.列框架 3.画示意图或编口诀 4.读出来录成音频,有时间就去听 保底进度 5刷课本!注意真题的使用!
02 英语
英语
单词:需要重复再重复!水平差的同学,一定要利用好假期全天的时间把单词搞定!(核心基础词汇)那里薄弱补哪里(语法、长难句、定语从句、、) 再搞不定真的后面就没有给他的时间了
阅读:18年之前的真题,阅读一定要精读,做到19年(10月中旬起码要开始2刷!),专心做你的习题。结合手译本 总结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方法论) 翻译、新题型、完型 在这一个月里要搞定方法论部分 作文积累,小作文的背诵提上每日日程
考研同学做完题正确率不稳定跟题目难度也有关系。以下为2013-2021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全题型难度系数列表。最高最低数据均标红,方便考研同学参考。 难度系数代表正确率,数值越高证明正确率越高。
考研同学做完题正确率不稳定跟题目难度也有关系。以下为2013-2021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全题型难度系数列表。最高最低数据均标红,方便考研同学参考。 难度系数代表正确率,数值越高证明正确率越高。
英语 至少要了解全部题型
作文开始积累部分、了解题型范围。。作文分值占比不低,而且容易拿,大家千万不要忽视 现在开始做一些积累 把基础打好 后期才不会任务太重。 阅读一刷至少完成80% 练字!
03 政治
3.1政治 一定要开始搞政治了。倍速刷视频+看一节去做一节对应的1000题。 11月份肖8就出来了 到时候你想做1000题都来不及做了。1000题类似于最终试卷的基础题(另外有很多新的时政题),你在这个时候不巩固,后面就会吃力很多! 10.25之前一定要把1000题刷完 一定要去熟悉书里的知识点,不用背到滚瓜烂熟的、一字不拉的程度,因为主要是应对选择题,所以主要是看熟,能做到选择题选的出来 没有刷完题的继续刷题,刷完的回顾错题本,然后二刷。在十二月之前时间基本上都用在复习选择题上,所以现阶段,除了看视频、背诵外,就是刷题刷题刷题,不断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腿姐技巧版?背诵腿姐/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 刷题班?
03 解答疑惑
到十月了,各个学科的复习都即将/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从历届考研的情况来看,从这个月开始后, 到考前,是考研弃考率最高的时候。有些人直接放弃考研, 有些人觉得自己复习得太差了,没希望,开始摸鱼式复习…… 所以,坚持,你就已经打败了大多数人!
复习时间安排,具体的要看你们自己的个人情况,尤其是要按照效率最大化的方案来安排,将每个科目的复习放在效率最高的时间段(例如,若是自己晚上背书效率最高,那就晚上背书;若是早上背书效率最高,那就早上背书)。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太过于熬夜。
4.2注意! 1、偏重弱势科目 比如,有些同学英语基础薄弱,那么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就要多一点,每个人的薄弱点可能不一样,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制定符合自己的时间表。 2.交叉学习 同一门学科连续学习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个小时,每90min左右要休息一下,换换脑筋的同时也让脖子和眼睛放松一下。 3. 不要跟风拼时长 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效率>时长!
背诵tips:分角度 记口诀 结合听力(喜马拉雅app)
|